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武汉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之后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室的全基因组序列检测,发现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呈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且不同于以往发现的6种冠状病毒(含SARS、MERS),因此初步判定为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后由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至今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仍在蔓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图1)。
图1. 全国疫情新增趋势(截至1月29日)
针对此次重大疫情,我国科研人员迅速响应国家指令,积极展开研发工作并发表关键性成果,为攻克病毒提供一系列重要线索。
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军事医学研究院等科学专家合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发表论文,首次揭示新型冠状病毒进化来源(图2),以及其传播依赖的可能蛋白。
为探究病毒与已知冠状病毒的异同,推测其进化途径,科学家研究比较了新型冠状病毒与两种已知会在人群中传播的冠状病毒——SARS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研究显示,目前已知的6个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几乎完全一致,并且从基因序列同源性上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更接近SARS-CoV,而不是MERS- CoV。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可以归到β型冠状病毒属中,该种属在演化树上来说,与SARS-CoV和MERS-CoV接近,但不完全一样。
研究还揭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的病毒外类群都为蝙蝠中的冠状病毒HKU9-1,而许多与冠状病毒有联系的人类感染冠状病毒都和蝙蝠有关,许多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都是蝙蝠,该研究指出蝙蝠很有可能就是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原生宿主,经过演化变异,完成了蝙蝠-人的传播。不过,从蝙蝠到人可能还存在更多的中间宿主。
之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于1月24日,也公布了“第一株2019-nCoV病毒毒种信息”。信息证实了2019-nCoV与2003年“非典”SARS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一样,同属于β冠状病毒。而且2019-nCoV的基因序列与SARS-CoV相似度更高达到80%以上,与MERS-CoV的相似度为40%。
图2.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绘出的进化树
1月25日,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地坛医院等医学专家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上在线发表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论文,论文阐释了武汉首批41名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图3)。
图3. 《柳叶刀》发表在线论文
论文表明,2019-nCoV和SARS的发病人群比较相似,大部分疾病见于青壮年和健康人,其中25-49岁、50-64岁患者占比分别为49%、34%(图4)。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例患有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20%,8例),高血压(15%,6例)和心血管疾病(15%,6例)。
图4. 实验确诊病患的年龄分布
临床症状上,2019-nCoV感染者广泛的症状为,所有入院的患者都患有肺炎,绝大多数患者有发热(98%,40例)、咳嗽(76%,31例)以及肌肉酸痛或乏力(44%,18例),超过半数患者发生呼吸困难(55%),63%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全部患者均表现为肺炎且在胸部CT可看到肺磨玻璃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友好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曹彬教授表示:虽然部分症状与SARS相似(例如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但是还有一些重要的差别,比如2019-nCoV感染患者不存在上呼吸道症状(例如流涕、打喷嚏、喉咙疼痛)和肠道症状(例如腹泻,见于20-25%SARS患者)。
那么,“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长什么样?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及时发布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成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武汉株01)毒种信息和电镜照片(图5)。据专业人士表示,电镜照片的公布,为病毒的准确命名提供科学依据,探针等全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公布(该病毒有30473个碱基)对于开发新的快速检测方法、设计靶向药物、开发疫苗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图5. 2019-nCoV病毒毒种图片
1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最新修订版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出该病毒的病原学特点是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目前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方面,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钟南山院士呼吁大众自觉减少人群聚集,尽量少走亲访友,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在室内注意通风,勤洗手、多运动、少熬夜,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参考来源:丁香园、环球科学、雷锋网、科技日报、央视网